每次與你道別
轉過身
我都有一種失戀的感覺
彷彿
你有你的
我有我的
兩個不同的世界
by W
農曆七月前,好捧油W送給我幾個的句子
他說我總是飄來飄去
是,我有時像阿飄,時間到了,就飄走
是窩心的詩
又卻令人感到罪惡
因為,道別的人,似乎比留下來的人狠心...
我命好,我總是可以從別人的手上、任意的書架上,拿到即時解救我的書。
又翻了最近的頭號愛書《與狼同奔的女人》(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),才知道不定期的漂走,原來是(女)人的天性,是種本質的生命週期,打從內心有個慾望要去完成更重要的任務,要去尋找自己的真實/靈魂…所以得暫別現實生活。(請見第九章:候鳥返巢:回歸本我)。
依照作者Clarissa Pinkola Estés博士的說法,這種得定期漂離現實社會的生命週期就是返回心靈之家,是每一個人的心靈需求。只是你的爸媽、老闆、伴侶、小孩、朋友...通常不會讓你離去,其實更大的阻力是自己,因為你自己也同意國家、社會、公司、家庭不容你離去一陣子…不支援這種告別現實生活、返回心靈之家的舉動。
具體返回心靈之家的舉動的慾望是甚麼?要幹嘛? 就是你想拋開你的工作、老公、父母、小孩…沒有壓力地到沒有人干擾的森林跑步、海邊發呆、寫作、堆石頭、畫石頭,重新整理自己的身心狀態....跟檢查所有的人際關係…
要跟心靈對話,(女)人必須要暫時離開世事,停留在孤獨之中。Estes說文解字,孤獨(alone),這個英文字是all & one兩個字組成,孤獨是處於all one的狀態,多麼厲害的境界...與萬物合一,當然就是跟自己的靈魂合一!!
這位心理學博士還說…獨處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缺乏活動或行動力,反而在獨處的時候,靈魂才能好好給我們補給品,刻意的獨處還能緩和身心的功效,可以治療疲乏、或預防倦怠感。(P. 473)
最近想漂走的朋友特別多
大概我的朋友們都是”中年危機”的年紀了 哈哈...
中年正是榮格所言,人要開始追尋個體化(individuation)的年紀
有人常沒事找國外長租的公寓
有人想找到國外當志工的機會
有人跟老公提,自己想出國念書一年
祝福這些朋友們都有漂走的機會
Estes博士說,如果你每次想漂走返回心靈之家的時候,你都必須跟身邊的家人親友打一仗,那你必須審慎評估一下自己跟親近者之間的關係了!!
Estes很妙,還教大家怎麼開口。
「我並不是想棄你們而去,只是想重新了解自己,並讓自己回歸到真實生命中」
「當我回來的時候,我會變得更充實而不同」(p.465)
Estes有個女作家朋友,她練習很多次,每次飄走不必囉嗦,就跟親友落下3個字:「我走了!!!」
喔 關於要飄多遠?飄多久才能滿足你回到心靈的生命週期呢?
也許有些人"道行高",只要離開父母、公司、家庭、小孩一個鐘頭,去小7逛一逛就得到這樣的效果….
但我不行,得遠一點、而且久一點…
PS 本文跟阿飄無關,祝7月的宇宙萬物平安快樂